close

我們今天來跟大家講講發生在1906(明治39)的嘉義梅山大地震。在講這個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台灣是什麼時候開始測量地震的,從荷蘭時期一直到清朝時期都有許多關於地震的紀載,不過都只是文字上的紀錄,沒有非常明確的震央跟震度。一直到了1896(明治29)日本人發現台灣沒有測量地震的儀器於是引進了葛芮米爾式測震儀並在各大城市設立測震所,自此之後台灣的地震研究也就邁入新的階段,不在只是文字上的紀錄。

fig002.jpg

(轉貼至中央氣象局)-斗六地震

在說1906(明治39)地震之前我們先來說發生在1904(明治37)雲林斗六地震,1904(明治37)116日凌晨425分當時的突然天搖地動驚醒了許多人,這個地震深度只有7公里,規模6.1可是對雲林、嘉義地區房屋造成嚴重的損壞,也導致了145人死亡、158人受傷,斗六地震所造成的損壞還沒修復的時候。

fig048.jpg

(轉貼至中央氣象局)-梅山大地震

2年之後1906(明治39)317日早上643分,在大家正準備出門工作之際在嘉義民雄陳厝寮及梅山斷層錯動發生了規模7.1的強烈地震,這是台灣有紀錄以來第4慘重的地震,至少有1258人死亡,地震深度只有6公里與斗六地震一樣都屬於淺層地震,嘉義民雄車站的鐵軌因為地震造成嚴重彎曲變形,嘉義新港一帶造成地裂及噴砂的現象,更不用說居民的房屋了不是全倒就是變成危樓,當時居民的房屋大多是土角厝或竹管厝基本上非常的不耐震,據統計光是現今嘉義民雄、新港、大林、梅山這些地區光是房屋毀損就高達75%,我在嘉義地區看了許多的老屋,基本上找不到1906年之前的建物,而在當時相對比較耐震的廟宇,也耐不住兩次地震的衝擊,大家所知道的嘉義天后宮倒塌及新港奉天宮損毀嚴重,我從中央氣象局保存地震後的照片,比對斗六跟梅山地震時發現,現今民雄慶誠宮在斗六地震時屋頂上的的裝飾物全部掉落,到了梅山地震時後全倒,而倒塌的廟宇大多在1910-1920年間重建,造就了嘉義交趾陶與剪粘文化的發展。不過這次的地震也並非全是壞事,有人在分析死亡跟受傷的人性別時發現女生比男生多,於是就有人研判這跟女性裹小腳有關係,此次地震之後也順勢推動了婦女解纏足的運動。

此次地震之後日本政府也對台灣建築的耐震方面進行檢討,1907(明治40)當時的台灣總督府公布了「台灣家屋建築規則施行細則」,取消了土角及混合磚石的方式,這是台灣首次將耐震觀念納入法令體系中。

如果想要了解當時的地震是甚麼樣的情況我們可以從當時的傳教士甘為霖紀錄中了解一下:我在那裡不久後,有一股深刻的悲傷感覺,看到整條街道散布著房屋殘骸和雜物,那是多麼地可怕和痛苦。在嘉義有限的面積中,1216人突然從此離開人間。還有2306人受重傷,13259棟房屋毀壞。偉大神秘的力量,從地球深處撕裂,撕裂至每個地方。他是一名南部地區的傳教士,他為台灣創立第一所盲人學校,在台灣大約有46的時間。

gaitubao_41000.jpg

當時有位名醫莊伯容對此地震感到哀痛特別向當時嘉義廳申請立碑紀念,現在這個紀念碑存放在嘉義公園內。

紀念碑內容:

震災記

  粵稽舊史所載,本廳下往時震災之大者︰康熙二回、雍正一回、 乾隆二回、道光同治年間各一回。惜乎文獻不足,故其被害程度以及救恤方法,無由得知其詳也。

  改隸後又屢被是殃,就中如明治甲辰十一月六日之震,頗稱劇烈,越三月十七日黎明,地復大震,北自雲林、南亙月津,而本廳下實為其震源;爾後震動頻、民不安堵。翌月望前,烈震復繼之,其震度轉以嘉義為北端,東南波及十餘里。是厄也!前後數回,壓死者千兩百四十七,負傷者二千三百九十九,家屋之倒壞者則有一萬千九百九十二戶之多,實為開臺未曾有之巨殃,心酸悽愴,非筆舌所能罄。幸蒙邑宰岡田信興閣下隨即稟申政府,多方救助,善後是圖,事聞九重,得深(原文至此換行)軫念,厚賜恩金下卹,旋差(原文至此換行)天使遙臨。加以江湖樂善諸君子大寄同情,義捐累萬。嗚呼!(原文至此換行)天恩之優渥,真與雨露同深;況又政澤之周到,繼以同袍之仁慈,俾諸難民賴以免轉溝壑者,寧非(原文至此換行)聖代之賜歟!爰泐其顛末於石,以垂諸來今。

明治丙午季冬 羅山 莊伯容謹撰并書

 

或許大家對於梅山地震可以說完全沒印象,不過地震總是來的出其不意,大家在家裡還是要準備好地震包,地震來的時候也不要慌亂,要躲在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

那我們已經說完梅山地震了,之後會跟大家講一些嘉義地區的故事,或多或少都會提到這的地震,所以就先說來給大家了解,如果想要看地震後的照片地可以上中央氣象局的網站,我會把連結放在下方喔。

1904年斗六地震


1906年梅山地震

歡迎追蹤我的FB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三 的頭像
    阿三

    台灣歷史故事

    阿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